农地制度、财产性收入与城乡协调发展

被引:19
作者
石磊
张翼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地制度; 财产性收入; 城乡二元收入结构; 集体经济组织;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0.04.008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不仅会影响全体居民的福利水平,还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从改进收入水平及结构看,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缓解目前城乡收入二元化加重趋势的现实选择。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农村土地产生的权益收益,但在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权益实现和分配方式不尽完善,地方政府起主导作用、缺乏正式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得在土地权益转移中,地方政府过度"与民争利",农民群体既没有谈判能力,又没有表达诉求的途径,在土地权益增值收益的分配中只能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经营权的运转方式也正在成为提高财产性收入的制约因素。完善农地所有权流转制度和承包经营权制度,由正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来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 [J].
夏宁 ;
夏锋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1) :66-70+111
[2]   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城乡差距 [J].
高志仁 .
经济科学, 2008, (04) :124-128
[3]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稳定与完善 [J].
廖洪乐 .
管理世界, 2007, (11) :63-70+171
[4]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5]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6]  
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和条件..易宪容;.经济展望.2007, 12
[7]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M].张东生;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8]  
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M].万广华;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吴敬琏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10]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