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一、敦煌子阗文书对于甘州回鹘早期历史的重要意义 甘州回鹘自公元840年回鹘西奔,分投三处,一支投吐蕃,吐蕃处之甘州,后在甘州建牙称汗,直到1036年为西夏所灭,前后历两个世纪,但自梁乾化元年(911年)始第一次遣使朝贡,以前历史暖昧不明,最初怎样进入河西?由何人率领?何时由何路线投奔吐蕃?最早居于何处?后来又于何时占据甘州,建牙称汗的?其过程又如何?对此一系列问题,五代、宋人所修唐、五代史,已经搞不清楚,多据当时的甘州回鹘作想当然的推断,因而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混淆史实,不合情理的记载,如五代刘煦《旧唐书回纥传》曾含糊地说:甘州回鹘是安西庞勒的后嗣,“到今时遣使入朝进玉、马二物及本土所产,交易而还”,所谓今时实指五代,可见安西庞勒后嗣之说,实据“今时”上推,并无史料根据,只好笼统隐约说其如此,可是到了《新唐书回鹘传》与《资治通鉴》加以简并合一就成为“庞特勒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