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实践经验对后续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陕川鄂3省退耕还林效果与后续产业的调查

被引:7
作者
何家理
机构
[1]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实践效果; 后续产业; 借鉴意义; 调查研究;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2.03.001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通过陕、川、鄂3省7县10乡镇调查发现: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在取得生态效益、农户增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缺乏产业论证、没能持久性解决农民增收、缺乏龙头产业、忽视农田水利建设等问题。通过加强后续产业论证、科技指导、探索经营方式、培育龙头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可以推动后续产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后续问题调查报告 [J].
何家理 ;
陈绪敖 ;
马治虎 ;
罗春霞 .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8) :34-35
[2]   秦巴山区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以陕南三市为例 [J].
何家理 ;
支晓娟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 (02) :22-27
[3]   立足地域优势 发展安康绿色中药产业 [J].
向纪明 .
安康师专学报, 2003, (02) :19-22
[4]   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J].
王珠娜 ;
张晓磊 ;
黄广春 ;
周铭 ;
鄂白羽 ;
梁丽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9)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