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数据的地貌分类研究——以西秦岭为例

被引:15
作者
常直杨 [1 ]
王建 [1 ,2 ]
白世彪 [1 ,2 ]
梁中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貌分类; 数字地形; 地势起伏度; 地貌格局; 西秦岭;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14.04.002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传统的地貌学分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做到全面、准确、系统、定量。而基于DEM数据的地貌分类省时省力,可以做到标准一致、系统统一、定量准确。但是如何利用DEM数据进行地貌类型的划分,还需要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西秦岭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具有典型代表性,以该区进行地貌类型划分的尝试,可以为今后地貌类型的定量、快速、系统划分提供依据和方法。以90 m×90 m的SRTM3-DEM数据为基础,运用均值变点法求得西秦岭地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分析窗口面积为2.34 km2,并结合实际地貌形态,采用高程和地势起伏度2个指标对该地区地貌形态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14种地貌形态,可以大致与传统的地貌类型相对应,但是其系统性、定量化以及效率却比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从而为基于DEM的地貌类型的快速定量系统划分提供了经验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DEM数据分割的西南地区地貌形态自动识别研究 [J].
曹伟超 ;
陶和平 ;
孔博 ;
刘斌涛 ;
孙玉莲 .
中国水土保持, 2011, (03) :38-41
[2]   基于DEM的新疆地势起伏度分析 [J].
王玲 ;
吕新 .
测绘科学, 2009, (01) :113-116
[3]   基于DEM的青海贵德地区地形起伏度的研究 [J].
王岩 ;
刘少峰 .
地质通报, 2008, 27 (12) :2117-2121
[4]   基于Srtm-DEM与遥感的长白山基本地貌类型提取方法 [J].
龙恩 ;
程维明 ;
周成虎 ;
姚永慧 ;
刘海江 .
山地学报, 2007, (05) :557-565
[5]   基于DEM的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北山区地势起伏度研究 [J].
唐飞 ;
陈曦 ;
程维明 ;
周可法 .
干旱区地理, 2006, (03) :388-392
[6]   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 [J].
涂汉明 ;
刘振东 .
测绘学报, 1991, (04) :311-319
[7]   中国地势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的求证 [J].
涂汉明 ;
刘振东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3) :266-271
[8]   利用DTM编制小比例尺地势起伏度图的初步研究 [J].
刘振东 ;
孙玉柱 ;
涂汉明 .
测绘学报, 1990, (01) :57-62
[9]   中国1:100万地貌图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J].
苏时雨 ;
李钜章 ;
苏映平 ;
尹泽生 ;
沈玉昌 .
地理学报, 1982, (01) :8-16
[10]  
非线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项静恬,史久恩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