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摩天岭雨养泥炭沼泽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被引:9
作者
史彩奎
贾益群
王国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雨养泥炭; 多环芳烃; 总有机碳; 大兴安岭;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7.03.012
中图分类号
X132 [环境分析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大兴安岭摩天岭(47°22′23″N,120°38′45″E)雨养泥炭沼泽泥炭柱中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表层PAHs总含量的质量比为1 874.4 ng/g,与国内外雨养泥炭沼泽表层相比,其污染水平相对较高。由于研究区气候冷湿,雨养泥炭沼泽中的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低,有机碳含量较高,这和其PAHs含量的相关性较小。研究区样品中检测出的PAHs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由PAHs分子标志物指标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PAH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当地森林火灾与大气远距离沉降;沉降的PAHs污染物是原油开采、石油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的共同贡献。在距地表15~34 cm处,柱状剖面层的PAHs含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1987年和1998年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树木燃烧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 [J].
冯万平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6, (02) :14-16
[2]   国外大气沉降泥炭沼泽档案研究进展 [J].
王国平 ;
贾琳 ;
刘景双 ;
王金达 .
湿地科学, 2006, (01) :69-74
[3]   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J].
胡雄星 ;
周亚康 ;
韩中豪 ;
赵文昌 ;
马英歌 ;
王文华 .
环境化学, 2005, (06) :74-77
[4]   有机质对多环芳烃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平立凤 ;
骆永明 .
土壤, 2005, (04) :362-369
[5]   拉萨市拉鲁湿地多环芳烃污染及其来源 [J].
刘建华 ;
祁士华 ;
张干 ;
张伟玲 .
物探与化探, 2003, (06) :490-492
[6]   天然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赵云英 ;
马永安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2) :69-73
[7]  
有机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研究室 编, 1982
[8]  
Compositional fractio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mosses ( Hypnum plumaeformae WILS.) from the northern slope of Nanling Mountains, South China[J] . Xiang Liu,Gan Zhang,Kevin C Jones,Xiangdong Li,Xianzhi Peng,Shihua Qi.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5 (30)
[9]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mosses ( Hypnum cupressiforme ) in Hungary[J]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4 (1)
[10]  
Use of moss ( Tortula muralis Hedw.) for monitoring organic and inorganic air pollution in urban and rural sites in Northern Italy[J] . Renato Gerdol,Luca Bragazza,Roberta Marchesini,Alessandro Medici,Paola Pedrini,Stefano Benedetti,Alessandro Bovolenta,Simona Coppi.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