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43
作者
鲁敏
曾庆福
机构
[1] 武汉科技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 生活污水; 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香蒲、美人蕉、灯芯草、芦苇、菖蒲、茭白和黄花鸢尾这7种武汉地区常见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分别实验停留时间为1天,3天和7天时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停留时间选择1天比较合适,各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对CODcr,TN,TP和浊度有明显的去除,其中香蒲、美人蕉、黄花鸢尾、茭白和菖蒲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地表漫流田培植美人蕉对工业区综合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及大田实践[J]. 陈镇华.广州环境科学. 2002(03)
[2]  
地表漫流田培植美人蕉对工业区综合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及大田实践[J]. 陈镇华.广州环境科学. 2002 (03)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J].
白晓慧 ;
王宝贞 ;
余敏 ;
聂梅生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 (06) :88-92
[4]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J].
成水平 .
湖泊科学, 1996, (03) :268-273
[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 [J].
朱彤 ;
许振成 ;
胡康萍 ;
马桂花 ;
李华 .
环境科学研究, 1991, (05) :17-22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初步研究[J]. 胡康萍,许振成,朱彤,李华.上海环境科学. 1991(09)
[7]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初步研究[J]. 胡康萍,许振成,朱彤,李华.上海环境科学. 1991 (09)
[8]   Plants for constructed wetland treatment systems - A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eight emergent species [J].
Tanner, CC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1996, 7 (01) :59-83
[9]  
Utilization of created wetlands to upgrade small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J] . Robert E. Pride,J. Steve Nohrstedt,Larry D. Benefield.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9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