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多枝柽柳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与适应

被引:30
作者
张佩 [1 ,2 ]
袁国富 [1 ]
庄伟 [1 ,2 ]
薛沙沙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多枝柽柳; 荒漠绿洲过渡带; 地下水埋深;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5 [柽柳];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0903 ;
摘要
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主要建群种多枝柽柳成年体为研究对象,对野外不同地下水埋深处柽柳叶片生理生态特性进行观测和分析,评价分析多枝柽柳对地下水埋深差异和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响应过程和适应机制。结果显示:在相似大气环境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之间,多枝柽柳叶片的生理生态指标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地下水位的季节波动,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和响应;柽柳通过气孔的调节,在更深地下水埋深下,水分条件更差时,保持了稳定的气孔导度和较高的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碳同化能力及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在不同地下水埋深下,叶片生理生态指标随地下水位下降的响应特征呈现出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暗示了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多枝柽柳的适宜地下水位在3 m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6677 / 66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光合有效辐射与地下水位变化对柽柳属荒漠灌木群落碳平衡的影响 [J].
许皓 ;
李彦 ;
谢静霞 ;
程磊 ;
赵彦 ;
刘冉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4) :375-386
[2]   库布齐沙漠几种常见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J].
秦景 ;
贺康宁 ;
朱艳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1) :37-43
[3]   共生条件下三种荒漠灌木的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J].
徐贵青 ;
李彦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130-137
[4]   荒漠绿洲过渡带柽柳和泡泡刺光合作用及水分代谢的生态适应性 [J].
刘冰 ;
赵文智 .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101-107
[5]   黑河下游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初步研究 [J].
赵良菊 ;
肖洪浪 ;
程国栋 ;
宋耀选 ;
赵亮 ;
李彩芝 ;
杨秋 .
地球学报, 2008, 29 (06) :709-718
[6]   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地下水埋深适宜深度的确定 [J].
樊自立 ;
陈亚宁 ;
李和平 ;
马英杰 ;
艾里西尔·库尔班 ;
阿布都米吉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5
[7]  
Changes in groundwater levels and the response of natural vegetation to transfer of water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J]. XU Hai-liang~(1,*) YE Mao~2 LI Ji-mei~1 1.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Research,Chinese Academic of Science,Urumqi 830011,China.2.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s and Touristy,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10)
[8]   极端干旱区湖岸柽柳径向生长对水环境演变的响应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2) :39-45
[9]   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模型研究 [J].
张丽 ;
董增川 ;
黄晓玲 .
中国沙漠, 2004, (01) :112-115
[10]   多枝柽柳气体交换特性研究 [J].
邓雄 ;
李小明 ;
张希明 ;
叶万辉 ;
Andrea Foezki ;
Michael Runge .
生态学报, 2003, (01) :18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