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沟通模式对青少年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9
作者
胡晓红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庭沟通模式; 青少年; 品牌态度; 媒体接触; 同伴沟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F273.2 [产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基于消费者社会化理论,本文探讨在家庭沟通模式、同龄群体沟通和媒体接触三个社会化因素同时作用的情况下,家庭沟通模式对青少年品牌态度的影响。根据沟通导向的维度水平的高低不同,将家庭沟通分为四个沟通类型:概念型、交互型、保护型和放任型。实证研究以中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利用协方差和多元方差进行分析,数据结果表明:(1)中国家庭沟通模式呈现交互主导型沟通特征;(2)多元型家庭沟通的青少年在媒体接触上高于其它家庭沟通模式,多元型家庭沟通的青少年高于其它家庭沟通模式的同伴接触;(3)不同家庭沟通模式的青少年在对表达性消费—品牌象征属性的态度方面表现无差异。同龄群体沟通和媒体接触量则直接对之起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归因风格对象征性消费决策的影响 [J].
戚海峰 .
管理世界, 2007, (05) :162-163
[2]   城市青少年消费行为与品牌消费心理调研报告 [J].
熊德 .
中国青年研究, 2006, (08) :34-36
[3]   中国儿童的消费行为:1995-2002 [J].
詹姆斯·U·麦克尼尔 ;
Chyon-HweYeh ;
马睿 .
青年研究, 2004, (10) :26-34
[4]   家庭沟通模式对儿童广告态度的影响 [J].
张红霞 ;
杨翌昀 .
心理科学, 2004, (03) :737-738
[5]   北京中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与消费行为 [J].
石绍华 ;
郑钢 ;
高晶 ;
唐洪 ;
陈毅文 ;
虞积生 ;
张梅玲 .
心理学报, 2002, (06) :616-625
[6]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 Revisit in the Chinese Context[J] . Kara Chan,James U. McNeal.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 2004 (1)
[7]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s about consumption and advertising in China[J] . Kara Chan,James U. McNeal.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 2003 (4)
[8]  
Consumer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Twenty‐Five Years of Research[J] . Deborah Roedder Joh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 1999 (3)
[9]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n Parental Reactions toward Advertising: A Cross-National Examination[J] . GregoryM. Rose,VictoriaD. Bush,Lynn Kahle.Journal of Advertising . 1998 (4)
[10]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 Journal of Marketing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