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对混凝沉淀法分散式饮水除砷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
袁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武汉
袁涛
曾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武汉
曾欣
罗启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武汉
罗启芳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武汉
不详
机构
:
[1]
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武汉
来源
:
卫生研究
|
1999年
/ 06期
关键词
:
分散式供水;
饮水除砷;
混凝沉淀法;
硫酸铁;
硫酸铝;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123.6 [水的净化与消毒];
学科分类号
:
100402 ;
摘要
:
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分散式饮水除砷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样中五价砷[As(Ⅴ)]含量为1.0m g/L时,不调节pH值(pH7.82),直接投加50m g/L硫酸铁,室温下沉淀静置12h,可使倾析液残留砷含量低于0.05m g/L。如沉淀反应后静置30~40 m in 即过滤,则只需投加30m g/L的硫酸铁或40m g/L的硫酸铝即可达到同样的除砷效果。随着投加量的增加,2种混凝剂对砷的去除率均升高,当水样As(Ⅴ)≤1.0m g/L和≤0.5m g/L时,分别投加30m g/L 硫酸铁和硫酸铝,过滤后可使残留砷含量达到现行饮水卫生标准(<0.05m g/L)。在水样处于不同pH 值、水温、浊度、硬度等条件下硫酸铁的除砷性能较硫酸铝稳定。一般情况下,沉渣中的砷不会再次进入水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饮水除砷技术研究动态
[J].
杨姣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杨姣兰
;
何公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何公理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8,
(05)
:64
-66
[2]
混凝沉淀法饮水除砷研究
[J].
李树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李树猷
;
何淑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何淑敏
;
郑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郑宇
.
卫生研究,
1989,
(04)
:17
-20+55
[3]
混凝技术[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范瑾初编著, 1992
←
1
→
共 3 条
[1]
饮水除砷技术研究动态
[J].
杨姣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杨姣兰
;
何公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何公理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8,
(05)
:64
-66
[2]
混凝沉淀法饮水除砷研究
[J].
李树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李树猷
;
何淑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何淑敏
;
郑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郑宇
.
卫生研究,
1989,
(04)
:17
-20+55
[3]
混凝技术[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范瑾初编著, 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