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牛胸腺DNA与酪蛋白基因导入花生栽培种引起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
申馥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申馥玉
王传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王传堂
苗华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苗华荣
段淑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段淑芬
王彩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王彩祥
车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车克鹏
邱庆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邱庆树
赵双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赵双宜
张燕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张燕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粟翼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同度
机构
:
[1]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大学生物系
来源
:
花生科技
|
1995年
/ 03期
关键词
:
花生;
遗传转化;
花萼管注射技术;
D O I
:
10.14001/j.issn.1002-4093.1995.03.001
中图分类号
:
S565.203.5 [];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通过花萼管注射技术,将牛胸腺DNA与酪蛋白基因导入花生品种白沙10l6与鲁花10号,D1代株形、分枝、果形、熟性、育性等性状出现了较大的分离,总变异率为34.1%~94.1%,高于野生种DNA导入后代及诱变处理后代的变异率。表明超远缘物种DNA在促使花生栽培种产生广泛的遗传变异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24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