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剌补泻手法对穴位温度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吴秀锦
机构
[1] 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穴位; 补泻手法; 足三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本文用半导体温度计测定穴位温度以观察提插补(35例)泻(25例)法对穴位温度的影响。方法一、针刺操作:①补法:针尖过皮肤后,缓慢而用力插至应有深度(一般2~4分钟),然后轻快上提。②泻法:针尖过皮肤后,轻快地插至应有深度,然后缓慢而用力提针至皮下(一般2~4分钟)。二、穴位测温:用天津出品6·26—3型半导体温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针刺手法“烧山火”和“透天凉”对人体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 [J].
杨纪曾 ;
林通国 .
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1964, (04) :4-7
[2]   针刺得气及“烧山火”、“透天凉”初步研究 [J].
靳瑞 ;
黎文献 ;
韩绍康 .
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1964, (01)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