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充填暂堵钻井液室内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建华 [1 ]
鄢捷年 [1 ]
郑曼 [2 ]
冯杰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中高渗砂岩储集层; 储集层损害; 理想充填; 渗透率恢复值; 储集层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25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钻井过程中,传统的暂堵方法主要是依据储集层的平均孔喉直径优选暂堵剂的颗粒尺寸,因此难以有效封堵对油气层渗透率贡献很大的那部分较大尺寸的孔喉。中高渗砂岩储集层一般具有渗透率分布范围广、孔隙度大和孔喉尺寸分布范围大的特点,且常以泥质胶结为主。中高渗砂岩储集层损害的主要机理是钻井液中固相颗粒和滤液的侵入以及黏土的水化膨胀和分散。在优化聚合物钻井液的基础上,采用了理想充填暂堵技术,用动态岩心污染实验仪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原有钻井液对岩心损害较为严重,优化后钻井液能明显提高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进一步采用理想充填暂堵技术可以明显降低钻井液的动滤失量和最大突破压差,提高岩心渗透率恢复值,从而减轻储集层损害。图5表3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淡水钻井液侵入油层形成低电阻率环带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分析 [J].
李长喜 ;
欧阳健 ;
周灿灿 ;
修立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82-86
[2]   SZ36-1油藏出砂对渗透率影响及出砂规律实验模拟 [J].
曾祥林 ;
何冠军 ;
孙福街 ;
王平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05-108
[3]   高含硫气藏元素硫沉积对储集层的伤害 [J].
曾平 ;
赵金洲 ;
周洪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13-115
[4]   钻井液中暂堵剂颗粒尺寸分布优选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J].
张金波 ;
鄢捷年 .
石油学报, 2004, (06) :88-91+95
[5]   淡水钻井液侵入对油层电阻率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J].
李薇 ;
闫伟林 ;
白建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143-145
[6]   保护高渗砂岩储层的钻井液技术 [J].
吴彬 ;
鄢捷年 ;
徐显广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1) :59-62+71
[7]   屏蔽暂堵剂优选的新方法 [J].
崔迎春 .
现代地质, 2000, (01) :91-94
[8]   孤北油田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措施 [J].
张守鹏 ;
李怀渊 ;
万绪新 ;
夏云 ;
田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103-106+19
[9]   屏蔽式暂堵技术在储层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J].
罗向东 ;
罗平亚 .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2, 9 (02) :19-27+1
[10]  
钻井完井过程中保护油层的屏蔽式暂堵技术. 罗平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