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回应型法:我国科学技术决策立法的反思与完善

被引:7
作者
胡若溟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科技决策; 立法; 压制型法; 回应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科学技术决策立法存在明显的压制型法特征,突出表现在公众等外部意见未能充分流入行政机关、行政裁量权缺乏有效约束、《科学技术进步法》对地方立法约束力过强等。该立法模式极大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反思,结合治理实践中官员"行权"与"避责"的逻辑,将自治型法与回应型法理念有效融合,以此为基础,在立法体系上鼓励基层政府自我规范化,并结合备案审查与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确保法秩序和有效治理的协调。在具体运作中,可尝试打破政府对决策权的垄断、引入科技专家和公众作为多元决策主体,参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建立科技决策程序机制,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回应型立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金融刑法的范式转换与立法实现——从“压制型法”到“回应型法” [J].
梅传强 ;
张永强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 20 (05) :102-109
[3]   典型国家科技创新决策与咨询制度比较研究 [J].
万劲波 ;
谢光锋 ;
林慧 ;
赵兰香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6) :601-611
[4]   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 [J].
倪星 ;
王锐 .
政治学研究, 2017, (02) :42-51+126
[5]   迟滞、分化及泛化:避责政治与风险规制体制形塑 [J].
陶鹏 .
云南社会科学, 2016, (06) :89-94
[6]   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之规范分析——兼论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 [J].
王万华 ;
宋烁 .
行政法学研究, 2016, (05) :24-40+130
[7]   地方科技创新立法的反思与修正 [J].
曹宇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6, (04) :21-24
[9]   “规制缓和”与自治型金融刑法的构建 [J].
张小宁 .
法学评论, 2015, 33 (04) :62-74
[10]   迈向回应型法:转型社会与中国观点 [J].
于浩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2) :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