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
被引:50
作者
:
常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天津
常建华
机构
:
[1]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天津
来源
:
南开学报
|
2001年
/ 03期
关键词
:
明代宗族;
祠庙祭祖礼制;
士大夫;
《家礼》;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洪武时期多次作出祭祖方面的规定 ,《大明集礼》的规定具有仿照《家礼》和国家礼制象征的性质 ,《家礼》、《教民榜文》和胡秉中的主张在社会上更为流行 ,政府祭祖礼制的特点是认同朱熹《家礼》,这也反映了《家礼》被社会认同的现实。明代宗祠的建设与发展 ,是以《家礼》的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 ,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 ,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 ,强化了宗祠的普及。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宗族志.[M].常建华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明史论丛.[M].王春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
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编辑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
留青日札.[M].(明)田艺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王氏族谱..[明]王仁元;等;..,
[6]
《家礼》新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国风
[J].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2,
(01)
: 68
-
71
[7]
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论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宗族制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源
李文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文治
[J].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
(01)
: 54
-
72
[8]
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用试说
左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左云鹏
[J].
历史研究,
1964,
(Z1)
: 97
-
116
←
1
→
共 8 条
[1]
宗族志.[M].常建华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明史论丛.[M].王春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
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编辑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
留青日札.[M].(明)田艺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王氏族谱..[明]王仁元;等;..,
[6]
《家礼》新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国风
[J].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2,
(01)
: 68
-
71
[7]
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论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宗族制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源
李文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文治
[J].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
(01)
: 54
-
72
[8]
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用试说
左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左云鹏
[J].
历史研究,
1964,
(Z1)
: 97
-
11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