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背包旅游文化——以苍穹户外旅游俱乐部为例

被引:18
作者
龙永红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网络时代; 背包旅游文化; 背包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运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个案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的背景中,文章探讨了背包旅游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局限性。背包旅游是在制度化与商业化旅游之外的一种旅游形态,它以真实与虚拟并存、游憩与抵制并重、"新人"与信任同在的特征重构了城市资本下压力化的社会关系,打破了家庭与工作空间的封闭性,它仍以城市话语体制为"归宿地",与西方"背包客"认同乡村融入当地居民的"行路文化"追求不同,因而其文化自主性精神必然将受到城市资本文化的侵入。它延展于城乡贫富之间、不同阶层之间、陌生人之间的对话合作经验有着重要意义。国家与学界可以此为点,积极关注并放大其延展乡土文化、拓展空间体验、倡导健康生活等正向功能,助推其和谐社会功能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直面游走的文化群——关于各国背包旅游发展对策的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朱璇 ;
吕帅 .
旅游科学, 2007, (04) :72-78
[2]   “众乐乐”:旅游虚拟社区“结伴旅行”之质性研究 [J].
苗学玲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7, (08) :48-54
[3]   身体、自我与社会 [J].
刘文 .
学术界, 2007, (04) :140-144
[4]   漂移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者的演进轨迹 [J].
朱璇 .
旅游学刊, 2007, (02) :89-96
[5]   PPT战略与背包旅游——以滇西北为例 [J].
朱璇 .
人文地理, 2006, (03) :62-66
[6]   身体、现象与世界——梅洛-庞蒂早期身体问题研究 [J].
臧佩洪 .
江海学刊, 2006, (02) :37-41
[9]   背包旅游及其特征 [J].
盛蕾 .
社会科学家, 2003, (04) :88-90
[10]  
公共人的衰落.[M].(美) 桑内特 (Sennett;R.)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