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6个来自不同生态区的春性小麦品种,在温室和生长箱温光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小穗数调节作用的形态学基础.结果表明,温度和光周期从叶原基的分化转化及穗分化持续期两方面调节了小穗数,具体表现为:(1)从温度的影响出发,在长日条件下,低温主要通过延迟二棱以后小穗原基的分化过程而增加小穗数的多少,而对已分化叶原基向小穗原基的转化则影响较小.在短日条件下,低温既能促进总叶原基数的增加及其向小穗原基的转化,又能通过延迟二棱后的小穗分化期而增加小穗的分化,从两方面增加小穗数.(2)从日照长度的影响考虑,在低温条件下,短日通过增加二棱前总叶原基的分化及其向小穗原基的转化而增加小穗数.同时,在一定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可以延长二棱后小穗分化持续期,从而增加独立分化的小穗数.在高温条件下,短日使总叶原基数增加的幅度较小,叶片数却依然较多,结果未能增加二棱前叶原基向小穗原基的转化.虽然二棱后独立分化的小穗数也有增加,但最终对总小穗数目的增效不大.这些规律有助于指导不同生态区通过栽培育种手段合理调控穗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