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被引:139
作者
叶列平
曲哲
陆新征
冯鹏
机构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建筑震害; 结构抗震体系; 抗倒塌能力; 鲁棒性; 整体稳定性; 整体牢固性;
D O I
10.14006/j.jzjgxb.2008.04.010
中图分类号
TU352.11 [];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摘要
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社会抗震防灾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大体决定了震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地震区抗震防灾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介绍了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设计思想,结合汶川地震中建筑震害的教训,重点针对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讨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结构系统的安全储备分为基本安全储备、整体安全储备与意外安全储备三个层次。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取决于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意外安全储备不足是汶川地震建筑结构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结构系统的意外安全储备主要来自其鲁棒性、整体稳定性和整体牢固性。目前对于结构系统的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的研究很不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结构抗震的鲁棒性 [J].
叶列平 ;
程光煜 ;
陆新征 ;
冯鹏 .
建筑结构, 2008, (06) :11-15
[2]   新疆南疆地区传统土坯房屋震害及抗震技术措施 [J].
阿肯江·托呼提 ;
亓国庆 ;
陈汉清 .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 (01) :82-86
[3]   各类工程在唐山地震中的破坏规律和震害特征 [J].
孙立群 .
建筑技术, 1987, (09)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