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技术研发的公司化难题

被引:1
作者
袭祥德
机构
关键词
技术研发; 共性技术; 实验室; 公司化; 闪联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正>没有好的组织形式,共性技术研发无异于纸上谈兵 6月5日,闪联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魔音棒”和“任意听”两款产品,其中“任意听”是由闪联工程中心自己研发并推出的产品。作为中国3C产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闪联标准是以“数字家庭”为目标的“3C融合”应用模式,融三种内容服务、三种网络、三类个人信息终端于一炉,雄心勃勃地计划以统一的标准涵盖PC、电视、DC、DV、游戏机、PDA、手机、DVD等各种数字终端,实现信息的跨平台操作。目前,闪联标准工作组已经拥有40多家成员企业,其中的联想集团、TCL、长城、长虹、创维、海信、康佳等8家核心成员联合于2005年12月出资设立闪联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肩负着推动这一中国标准大旗产业化的重任。有意思的是,闪联公司CEO孙育宁在发布会上表示:“闪联工程中心不会以运营具体产品为主。”按照他的解释,推出产品只是为了推广闪联标准。但尽管如此,有自己的产品而不追求利润,对一家实体公司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这家由8家企业共同投资成立的旨在研发共性技术、推广闪联标准的公司,不免让部分成员生出一些担心。共性技术研发多属于竞争前技术,尤其体现为技术标准。在过去,中国企业规模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6 +6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