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井眼偏移量模式预测井眼轨道

被引:1
作者
齐林,周大千,王新清,邸百英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大庆石油管理局
关键词
钻头,地层,各向异性,井眼轨迹,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24 [钻井工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多元幂积侧向切削理论模型和钻头岩石相互作用理论,给出了考虑地层因素、钻头切削破岩特性对钻头轴向力和侧向力的有效作用的综合影响,以及井深增量、钻头转速和井眼前进方向地层可钻性等因素的井眼偏移量计算模式。在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应用软件、理论成果和计算软件,已成功地用于大庆油田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中。结果表明把理论分析方法与实钻数理统计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建立的计算模式是预测井眼轨道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钻具组合造斜率预测方法 [J].
初迎利,王新清,刘修善,齐林 .
石油钻探技术, 1994, (02)
[2]   钻头-岩石相互作用模式的理论统一性和表示形式的多样性 [J].
齐林 ;
周大千 ;
刘修善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3, (03) :26-31
[3]   井底预测技术 [J].
刘修善 ;
周大千 ;
王珊 .
石油钻采工艺, 1993, (03) :1-7
[4]   根据新的钻头—岩石相互作用模型预测井眼的轨迹 [J].
吕英民 ;
于永南 ;
蔡强康 .
石油学报, 1992, (03) :126-132
[5]   组合钻具造斜率的回归分析及其应用 [J].
王俊良 ;
邓传光 .
石油钻采工艺, 1992, (01) :25-30+42
[6]   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分析及井眼轨迹预测 [J].
张建群 ;
阎铁 .
石油学报, 1991, (04) :102-110
[7]   定向钻井的计算机模式 [J].
帅健 .
石油钻采工艺, 1990, (03) :7-14
[8]   利用岩石可钻性预测井眼轨迹 [J].
尹宏锦 .
石油钻采工艺, 1990, (03) :1-6+26
[9]   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新模型 [J].
高德利 ;
刘希圣 .
石油钻采工艺, 1989, (05) :23-28+32
[10]  
井斜控制理论与实践[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白家祉,苏义脑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