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凋落叶分解失重及养分累积归还模式

被引:19
作者
曹群根
傅懋毅
李正才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毛竹林,凋落叶分解,林分结构,养分积累归还模式;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7.03.013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过104周对2个试验点上包括3种立竹度和2种林分组成共5种处理条件下的毛竹林凋落叶的分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分解初期失重迅速,而后趋于缓慢。分解剩余率与分解时间之间存在着指数函数关系。林分立竹度和组成对竹林凋落叶分解速度有着显著影响,竹栎混交林及立竹度为3015株/hm2纯竹林处理下,凋落叶的分解速度分别高于纯竹林的其它2种立竹度处理。剩余物中的N、P的浓度随分解呈增加趋势,两者变化模式相似,而K、Ca、Mg的浓度则趋于减小。处理对N、K、Mg的浓度变化模式无显著影响。分解剩余物中各种养分浓度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N、P在凋落叶分解初期为累积阶段,而后才释放归还,K、Ca、Mg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均为释放。分解失重决定着分解后期N、P养分的释放归还;而对于K、Ca来说,淋溶作用是引起它们在分解初期迁移归还的更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竹林养分循环Ⅰ.毛竹纯林的叶凋落物及其分解 [J].
傅懋毅 ;
方敏瑜 ;
谢锦忠 ;
陈艳芳 ;
王惠雄 .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03) :207-213
[2]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凋落叶分解过程的研究 [J].
卢俊培 ;
刘其汉 .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01) :25-33
[3]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郭天榜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