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寒河谷沙地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高光谱特征

被引:8
作者
李海东 [1 ]
沈渭寿 [1 ]
刘波 [1 ]
戚旭东 [2 ]
方颖 [1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关键词
高寒沙地; 主要优势种群; 植被演替; 光谱分析; 西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裸露沙地、稀疏草本、灌草过渡和灌丛群落是高寒沙地植被演替的主要阶段。基于大量调查划分了西藏高寒河谷沙地不同植被的演替阶段,利用美国ASD Field Spec3光谱仪野外测量了各演替阶段的高光谱信息,对比分析了主要优势沙生植物种群的高光谱特征以及不同演替阶段的光谱差异性。结果表明,籽蒿、花棒、藏白蒿、藏沙蒿、杨柴、棘豆、砂生槐和固沙草等作为植被演替阶段划分的关键优势沙生植物种,其光谱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红边位置、红边形状、红谷和纤维素吸收波段处。裸露沙地在向稀疏草本、灌草过渡和灌丛群落阶段的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的植被盖度增加,裸地面积减少,光谱反射率整体上持续增强,叶绿素吸收造成的红谷特征强化,近红外水分吸收谷增强,土壤背景光谱特征逐渐减弱,且不同演替阶段优势沙生植物种群的光谱一致性变化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雅鲁藏布江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光谱响应变化研究 [J].
刘波 ;
沈渭寿 ;
李儒 ;
杨兆平 ;
林乃峰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33 (06) :1598-1602
[2]   塔里木河中游绿洲盐漠带典型盐生植物光谱特征 [J].
张飞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丁建丽 ;
买买提·沙吾提 ;
桂东伟 .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07) :607-617
[3]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岸带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 [J].
李海东 ;
沈渭寿 ;
方颖 ;
燕守广 ;
张慧 ;
赵卫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08) :834-843
[4]   基于实测高光谱数据的太湖悬浮物浓度与透明度分区 [J].
杨婷 ;
张慧 ;
王桥 ;
马荣华 ;
段洪涛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 27 (04) :21-26
[5]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J].
高志海 ;
白黎娜 ;
王琫瑜 ;
李增元 ;
李晓松 ;
王玉魁 .
林业科学, 2011, 47 (06) :9-16
[6]  
草地退化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方法[J]. 王焕炯,范闻捷,崔要奎,周磊,闫彬彦,吴代晖,徐希孺.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10)
[7]   高光谱土地退化指数研究 [J].
韩飞 ;
程朋根 ;
吴剑 ;
肖根如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45-49
[8]   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J].
刘占宇 ;
黄敬峰 ;
吴新宏 ;
董永平 ;
王福民 ;
刘朋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997-1002
[9]   科尔沁沙地地物光谱数据分析 [J].
范文义 ;
杜华强 ;
刘哲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2) :45-48
[10]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演替的阶段与速度 [J].
沈渭寿 .
林业科学, 1999, (03) :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