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台风Rananim(0414)环流内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和发展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英 [1 ]
陈联寿 [1 ]
钱传海 [2 ]
杨家康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气象中心
[3] 云南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台风; 中尺度辐合线; 对流和对称不稳定; 相互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0414号台风Rananim不仅在中国沿海引起暴雨灾害,还在中国内陆产生了强烈降水,导致严重的洪水和地质灾害。基于地面、探空和卫星观测资料、NCEP 1°×1°分析资料以及日本气象厅区域谱模式同化资料(20 km×20 km格距),对台风Rananim内陆强降水过程中环流内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纬度冷空气自对流层中低层侵入台风环流,与台风偏东风暖湿气流相遇,激发了中尺度辐合线在其西北象限的生成。(2)这条中尺度辐合线存在于700 hPa以下低层,具有指向冷空气的斜升气流,并形成辐合线上的垂直环流圈。β-中尺度对流云团群在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形成发展,最后并入台风残涡云团,生消过程约12 h。(3)中尺度辐合线上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共同存在,为强对流运动提供有利环境。湿斜压性增强是中尺度辐合线斜升气流上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产生的主要原因。(4)中尺度辐合线与台风环流相互作用的诊断表明,中尺度辐合线从台风低层获得动能和垂直涡度而发展,而其发展又为台风环流提供动能和高层正涡度,减缓了台风衰减。中尺度辐合线不仅直接产生暴雨对流云团,还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维持,造成内陆持续强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640 / 6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台风Rananim登陆期间地形对其降水和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J].
冀春晓 ;
薛根元 ;
赵放 ;
余贞寿 ;
张寒 .
大气科学, 2007, (02) :233-244
[2]  
Numerical Study on Impact of the Boundary Layer Fluxes over Wetland on Sustention and Rainfall of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J].李英;陈联寿;.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7, 01
[3]   台风“云娜”中的涡旋Rossby波研究 [J].
张瑛 ;
袁子鹏 ;
陈建萍 ;
余晖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6, (04) :1-5+72
[4]   0513号台风泰利异常强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J].
何立富 ;
梁生俊 ;
毛卫星 ;
陈涛 .
气象, 2006, (04) :84-90
[5]   台风云娜陆上维持原因浅析 [J].
许映龙 ;
高拴柱 ;
刘震坤 .
气象, 2005, (05) :32-36
[6]   0216号台风降水及其影响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试验 [J].
钮学新 ;
杜惠良 ;
刘建勇 .
气象学报, 2005, (01) :57-68
[7]   登陆热带气旋维持的次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J].
李英 ;
陈联寿 ;
徐祥德 .
气象学报, 2004, (03) :257-268
[8]   地形对涡旋Rossby波影响的研究 [J].
罗哲贤 ;
陈联寿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4) :38-43
[9]   9406号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中尺度特征 [J].
孟智勇 ;
徐祥德 ;
陈联寿 .
气象学报, 2002, (01) :31-39
[10]   1992年Andrew飓风眼壁区倾斜上升运动发展的可能机制──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 [J].
陆汉城 ;
钟科 ;
张大林 .
大气科学, 2002, (01) :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