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粤赣“红三角”省际边界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研究

被引:28
作者
肖海平 [1 ,2 ]
谷人旭 [2 ]
黄静波 [1 ]
机构
[1] 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共生理论; 省际边界区; 联动开发; 共生模式; 红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分析湘粤赣省际边界区"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条件的基础上,从开发空间结构、时间序列和参与主体三个维度探讨并构建了基于共生理论的"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共生组织和共生行为模式,并通过构建共生模式5圈层结构图阐述了"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此圈层结构模式也能为省际边界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森林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四川广元市南山发展模式为例 [J].
江海燕 ;
唐德华 .
规划师, 2009, 25 (02) :78-82
[2]   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以武陵山区为例 [J].
尹少华 ;
冷志明 .
经济地理, 2008, (02) :242-246
[3]   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研究 [J].
张健华 ;
陈秋华 ;
余建辉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12-115
[4]   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 [J].
杨桂华 .
旅游学刊, 2004, (04) :53-56
[5]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
吴泓 ;
顾朝林 .
经济地理, 2004, (01) :104-109
[6]   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 [J].
袁纯清 .
改革, 1998, (02) :100-104
[7]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市场营销意义 [J].
黎洁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01) :15-18
[8]  
生态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博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