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光合作用对水淹的响应

被引:64
作者
罗芳丽 [1 ]
王玲 [2 ]
曾波 [1 ]
叶小齐 [1 ]
陈婷 [1 ]
刘巅 [1 ]
张艳红 [1 ]
Arnd Kuhn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重庆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3] InstitutePhytosphere,ResearchCenterJuelich,Juelich,Germany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野古草; 水淹; 光合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7 [感应性与植物运动];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了阐明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光合作用的影响,模拟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发生情况,考察了在不同水淹处理下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Steud.)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实验设置了对照(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半淹(植株置于水中,植株地上部分一半被淹没)、水下0.5m(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0.5m)、水下2m(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2m)4个不同的水淹深度和02、0、40d和60d等4个不同的水淹时间处理,测定了在不同水淹深度和水淹时间处理下野古草的净光合速率、总叶绿素含量、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与羧化效率。结果发现,在水淹前期,水淹对野古草的光合特性影响较小,直到水淹60d后,才对野古草的光合特性产生明显影响,且影响程度随水淹深度的不同而不同。野古草在水淹20d和水淹40d后,各水淹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明显降低,其中水淹20d后,半淹处理的野古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还高出16.1%。水淹60d后,水下0.5m和水下2m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半淹,其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51μmol.m-2.s-1和9.15μmol.m-2.s-1。结果表明,水淹20d和40d对野古草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影响。水淹处理60d后,与对照植株相比,半淹处理植株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明显变化,但水下0.5m和水下2m处理植株的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有明显降低。在整个实验期间,半淹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没有受到任何不利影响。尽管在水淹60d后水下0.5m和水下2m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叶绿素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降低,但降低后的数值仍不低于甚至高于一些自然生长的未受水淹的植物物种。研究表明,野古草对水淹具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是一种可以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优良植物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602 / 36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李昌晓 ;
钟章成 ;
刘芸 .
生态学报, 2005, (08) :1953-1959
[2]   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J].
刘金祥 ;
王铭铭 .
草业科学, 2005, (07) :71-73
[3]   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对水淹逆境的生殖响应 [J].
付天飞 ;
曾波 ;
叶小齐 ;
孟金柳 ;
张艳红 ;
吴国平 ;
卢立霞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325-328
[4]   灌浆对小麦旗叶光合功能的影响 [J].
张成军 ;
陈国祥 ;
施大伟 ;
黄春娟 ;
庄丽娟 ;
陈利 .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02) :18-21
[5]   淹水对烟草光合作用影响初探 [J].
曾淑华 ;
刘飞虎 ;
覃鹏 ;
刘小莉 ;
郭锦海 ;
郭春明 .
广西农业科学, 2004, (04) :261-264
[6]   地毯草的光合特性研究 [J].
蹇洪英 ;
邹寿青 .
广西植物, 2003, (02) :181-184
[7]   水稻剑叶取向对其光合功能的影响 [J].
陈悦 ;
王学华 ;
廖轶 ;
蔡时青 ;
张海波 ;
许大全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5) :396-398
[8]   淹水时水翁幼苗光合特性与不定根的关系(简报) [J].
靖元孝 ;
陈兆平 ;
程惠青 ;
莫熙穆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4) :361-364
[9]   盐胁迫对葛仙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李敦海 ;
刘永定 ;
宋立荣 .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5) :414-419
[10]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