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麦长管蚜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39
作者:
魏岑
黄绍宁
范贤林
孙小平
王文来
刘正文
陈广泉
机构:
[1]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室抗药性课题组
[2] 甘肃张掖地区农校
来源: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抗药性;
氧化乐果;
点滴法;
杀螟松;
D O I:
10.16380/j.kcxb.1988.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麦蚜在我国分布广、为害重,又传播病毒病,是小麦的重要害虫。近年麦蚜的发生为害有增长的趋势,有些地方反映农药防效下降、用药次数增加。本文介绍1983—1987年5年中采用6个省市的8个地区麦蚜种群对6种农药进行了点滴法毒力测定。探明了张掖和高台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对氧化乐果产生10—15倍抗药性。用英国Rothamsted试验站的比色板试验法进行生化测定,结果同生物测定一致。作者认为该法是一种探测蚜虫抗药性简便可行的定性方法。用北京室内饲养的麦长管蚜以16种新老农药品种用点滴法进行了敏感水平测定,建立了麦长管蚜对16种供试农药的毒力基线。这对探测麦蚜抗药性、监测其抗药性动态变化打下一定基础。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20多万亩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作者提出杀螟松是防治麦蚜较理想的候选农药品种,以替换当前使用的药效已下降的乐果和氧化乐果、替换当前使用的毒性很高的杀虫剂甲胺磷。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