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日照时数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47
作者
杨小梅 [1 ]
安文玲 [2 ]
张薇 [2 ]
常丽 [2 ]
王亚敏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日照时数; 西南地区;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2.05.021
中图分类号
P42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国西南地区110个气象站1961—2009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研究发现,该区年均日照时数为1 894 h,日照时数的较大值主要分布存海拔较高的西藏高原、横断山区和云南高原,而贵州高原和四川盆地日照时数相对较少.研究区年和季节日照时数在1990年之前降低,此后明显增加.日照时数降低的台站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特别是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位于高海拔区的大多数台站降低幅度较小或呈增加趋势.风速是影响研究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原冈,1969—2009年除秋季外风速与日照时数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展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1969—2000年日照时数降低幅度明显大于2001—2009年,两个时段日照时数变化幅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同时段风速变化相似.除春、秋季外,1969—2009年风速小于1.5 m/s的台站日照时数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风速大于1.5 m/s的台站,而且年和季节日照时数表现降低趋势的台站百分率也是前者大于后者.湿度是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又一因素,1961—2009年湿度与日照时数变化呈明显反向趋势,而且年和季节日照时数变化都与湿度变化显著负相关.此外,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通量、云覆盖面积、云中含水量和降水也对日照时数变化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引起了1970年和1990年前后日照时数的明显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近46年西南地区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张琪
    李跃清
    陈权亮
    任景轩
    [J]. 高原气象, 2011, (02) : 339 - 348
  • [2] 中国西北地区近47a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陈少勇
    张康林
    邢晓宾
    董安祥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7) : 1142 - 1152
  • [3] 黄河流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
    徐宗学
    赵芳芳
    [J]. 资源科学, 2005, (05) : 153 - 159
  • [4] 近40年华北及华东局部主要气候资源要素的时空变异性
    杨彦武
    于强
    王靖
    [J]. 资源科学, 2004, (04) : 45 - 50
  • [5] 拉萨40a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唐小萍
    李亚兵
    [J]. 西藏科技, 2003, (03) : 56 - 58
  • [6]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
    姚莉
    吴庆梅
    [J]. 气象科技, 2002, (03) : 163 - 164+143
  • [7] 中国地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赵济,陈传康主编, 1999
  • [8] 横断山冰川[M]. 科学出版社 , 李吉均主编, 1996
  • [9] From brightening to dimming in sunshine duration over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1961–2005)
    Qinglong You
    Shichang Kang
    Wolfgang-Albert Flügel
    Arturo Sanchez-Lorenzo
    Yuping Yan
    Jie Huang
    Javier Martin-Vide
    [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0, 101 : 445 - 457
  • [10] Decreasing trend of sunshine hours and related driving forces in North China[J] . Y. H. Yang,N. Zhao,X. H. Hao,C. Q. Li.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