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a]芘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血细胞DNA损伤的慧星实验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春光
李裕红
林志勇
王克坚
机构
[1]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真鲷; 苯并(a)芘; 彗星实验; DNA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3.225 [鱼类、水产];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对取自厦门海域养殖鱼排的真鲷以0.8、1.4、2.0μg.L-1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分别进行4、24h的暴露染毒,用改进的慧星实验技术研究了BaP对真鲷血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1)通过慧星实验获得的DNA损伤指标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暴露染毒组血细胞DNA均受到损伤且损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剂量-效应关系明显,DNA损伤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2)优化了适合检测真鲷血细胞DNA损伤的彗星实验电泳条件:20V、300mA、20min。(3)在样本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用细胞培养板板盖铺单层胶的彗星实验检测方式与用载玻片铺3层胶的“三明治”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制胶过程凝胶不易破损、重复性好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446 / 14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有机污染源标志物的探讨及其研究意义 [J].
汤根土,盛国英,傅家谟,闵育顺,张云翼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3) :223-227
[2]   不同粒径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致突变性关系的研究 [J].
杨文敏,吴炳耀,马亚萍,赵毓梅,武忠诚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4, (01) :10-13
[3]  
分子毒理学基础[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夏世钧, 2001
[4]  
环境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与监测[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杨若明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