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现状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15
作者
杨蓉
张雯
吴卫青
机构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2]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上海市
[3] 上海市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康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9 [康复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文章从康复对象的选择及实施、早期康复的意义、安全性、运动试验及随访等5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早期康复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血管储备能力,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运动能力,降低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改善心率变异性,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早期运动负荷试验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危险度分层、指导康复锻炼计划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颇有益处,只要强调并发症的控制、加强康复过程中的监测以及康复程序的个体化原则,早期康复是安全可行的。规范研究方法,保证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比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卫生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136 / 113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心肌梗死患者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J].
方润领 ;
蒋玉卉 ;
宋江山 ;
程桂林 ;
薛广新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9) :1382-1383
[2]   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关系 [J].
高丽红 ;
李敏 ;
万丽红 ;
张俊娥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9) :1391-1392
[3]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作用 [J].
刘莹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4) :2149-2149
[4]   急性心肌梗塞运动试验的临床价值 [J].
刘健 ;
李佐才 ;
汤亚明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998, (02) :28-30
[5]   急性心肌梗塞三周康复疗效分析 [J].
张月兰 ;
胡健 ;
赵安乐 .
现代康复, 1998, (04)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