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与主体性:考察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的一种角度

被引:3
作者
李迎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开放性; 主体性; 中国社会学; 发展历程; 本土化;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06.01.022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如何处理开放性和主体性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学建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将中国早期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做一个比较,固然,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在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上较早期社会学取得了根本的突破,这对中国社会学的健康发展已经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这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没有摆脱、或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西方化”的倾向。因此,正确处理开放性和主体性的关系依然是开拓中国社会学未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少杰著, 2002
[2]  
中国社会学史新编[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郑杭生, 2000
[3]  
外国社会学史[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贾春增主编, 2000
[4]  
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M].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郑杭生, 2000
[5]  
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M].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郑杭生, 1999
[6]  
当代中国社会学[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琢主编, 1998
[7]  
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 - 民族出版社 , 吴文藻著, 1990
[8]  
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郑杭生著, 1987
[9]  
社会学纪程[M]. - 中国展望出版社 ,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