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探析

被引:8
作者
陈世宏
朱红
马宇庆
机构
[1]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痰瘀致病; 理论探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本文复习和总结前贤经验,探讨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渊源,结合中风痰瘀致病的现代研究,认为痰瘀互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病机,痰瘀同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效防治中风的发生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34 / 203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痰瘀同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Meta分析 [J].
蔡业峰 ;
张佛明 ;
张新春 ;
许越 ;
李伟峰 ;
招远琪 ;
尤劲松 ;
郭建文 ;
黄培新 ;
黄燕 .
中医药导报 , 2007, (08) :1-4
[2]   益气祛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探析 [J].
张树泉 ;
徐西元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5, (06) :1083-1086
[3]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病理的理论探讨 [J].
王东生 ;
袁肇凯 ;
陈方平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5) :27-29
[4]   痰瘀同治方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作用机制研究 [J].
韩学杰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02) :65-67
[5]   略论血瘀与中风 [J].
李富汉 .
国医论坛, 2003, (01) :43-44
[6]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证候分类与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J].
黄晓 .
中国中医急症, 2002, (01) :32-33+80
[7]   中风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特征与脑病理改变关系的研究 [J].
张汉梁 ;
黄坚红 ;
黄应杰 .
中医研究, 2000, (06) :17-19
[8]   关于传统血瘀证的现代分类 [J].
陈可冀 ;
马晓昌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07) :487-487
[9]   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痰及痰瘀相关 [J].
宋剑南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 (03) :40-43
[10]   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 [J].
王永炎 ;
刘炳林 .
中国中医急症, 1995, (02) :5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