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

被引:38
作者
刘世荣
徐德应
王兵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副研究员
[3] 北京
关键词
中国森林; 现实生产力; 地理分布;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3.06.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生产力与环境关系角度,比较分析了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特征,阐述了层的生产力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种生产力与群落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净生产力,地上部年凋落量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凋落物现存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森林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环境水热条件密切相关;森林生物量无明显的地理规律性变化,但多物种复杂结构的成熟天然林生物量较高;层的生产力随环境条件产生相互排斥或补充各异变化;种的生产力反映了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群落的结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33 / 6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J].
李意德 ;
曾庆波 ;
吴仲民 ;
杜志鹄 ;
周光益 ;
陈步峰 ;
张振才 ;
陈焕强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4) :293-300
[2]   巴山松天然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J].
肖瑜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2, (03) :227-233
[4]   黎母山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研究 [J].
黄全 ;
李意德 ;
赖巨章 ;
彭国金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 (03) :197-206
[5]   四川红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J].
周世强 ;
黄金燕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1, (01) :9-16
[7]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J].
汪企明 ;
石有光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01) :1-12
[8]   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 [J].
詹鸿振 ;
刘传照 ;
刘吉春 .
林业科学, 1990, (01) :80-85
[9]   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 [J].
马钦彦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9, (04) :1-10
[10]   海莲、秋茄两种红树群落能量的研究 [J].
林光辉 ;
林鹏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8, (01) :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