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水的氢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35
作者
徐庆 [1 ]
刘世荣 [1 ]
安树青 [2 ]
蒋有绪 [1 ]
林光辉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水; 氢稳定同位素; 暗针叶林; 四川卧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根据2003年夏季测得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暗针叶林地区3个不同群落的降水、土壤水、浅层地下水(泉水)氢稳定同位素含量(δD),分析土壤剖面各层次土壤水氢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分迁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枯枝落叶层)水δD受降水δD的直接影响,并且与降水δD有相同的变化趋势;2)A、B、C群落土壤垂直剖面的土壤水δD空间分布形式反映了降水δD的时间变化特征。0~20cm上层土壤水δD值很低,20~40cm时迅速升高,50~60cm时基本稳定,50~60cm深层土壤水δD受浅层地下水δD的影响增强;3)土壤水δD介于降水δD与浅层地下水δD之间,表明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水源于降水与浅层地下水。在一次性降水14·8mm后5天内,降水对枯枝落叶层的贡献率最高为75·49%99·91%,对0~5cm土壤水的贡献率次之为66·68%83·01%,对30~40cm土壤水的贡献率为24·50%80·57%,对50~60cm土壤水贡献率最低为21·22%29·17%;4)浅层地下水δD受降水δD的直接影响不明显,变化幅度很小,浅层地下水δD的稳定性说明地下水代表了多年降水的平均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卧龙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J].
徐庆 ;
刘世荣 ;
安树青 ;
姜春前 ;
刘兴良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6) :679-686
[2]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降水分配过程中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J].
徐庆 ;
刘世荣 ;
安树青 ;
蒋有绪 ;
王中生 ;
刘京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83-89
[3]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J].
孙双峰 ;
黄建辉 ;
林光辉 ;
赵威 ;
韩兴国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62-2371
[4]   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降水分配过程的氢稳定同位素特征 [J].
徐庆 ;
安树青 ;
刘世荣 ;
蒋有绪 ;
崔军 .
林业科学, 2005, (04) :7-12
[5]   稳定性氢氧同位素在水分循环中的应用 [J].
石辉 ;
刘世荣 ;
赵晓广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163-166
[6]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M TSUJIMURA ;
孙维贞 .
土壤学报, 2002, (03) :289-295
[7]   四川九寨沟水循环系统的同位素示踪 [J].
尹观 ;
范晓 ;
郭建强 ;
杨俊义 .
地理学报, 2000, (04) :487-494
[8]   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综述 [J].
蒋有绪 .
林业科学研究 , 1995, (03) :314-320
[9]   集水区降雨径流晌应的环境同位素实验研究 [J].
顾慰祖 .
水科学进展, 1992, (04) :246-254
[10]  
Donald L. Phillips,Jillian W. Gregg.Source partitioning using stable isotopes: coping with too many sources[J].Oecologia,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