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理论基础初探

被引:2
作者
周中仁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可持续利用; 理论基础; 内涵;
D O I
10.13941/j.cnki.21-1469/tk.2009.05.031
中图分类号
S216 [生物能(生物质能)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生物质能作为我国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构成单元,在当前利用过程中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解决该难题的关键之一是系统地构建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理论基础框架。文章结合生物质能已有相关研究,首次尝试建立了包括系统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效用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具有的四大内涵,即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效应的可持续性、生物质能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消费者接受的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发展生物质产业 [J].
石元春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01) :1-5
[2]   生物质能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周中仁 ;
吴文良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2) :12-15
[3]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对西部农村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J].
王久臣 ;
董仁杰 .
可再生能源, 2005, (05) :4-7
[4]   生物质能开发是误区 太阳能开发是方向 [J].
张录强 .
太阳能, 2005, (05) :13-15
[5]   农村空气质量不容忽视 [J].
郝芳洲 .
可再生能源, 2005, (04) :6-7
[6]   农村秸秆气化综合利用的调查及实例分析 [J].
杜延红 ;
李瑜 ;
南方 .
可再生能源, 2005, (04) :75-76
[7]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J].
闫丽珍 ;
闵庆文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5, (01) :8-13
[8]   中国生物质产业及发展取向 [J].
孙振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5) :1-5
[9]   黄泛平原农村合理利用与开发生物质能的探讨——以山东省鄄城县糖牛楼村为例 [J].
金亚成 ;
魏翠英 ;
李瑛 .
可再生能源, 2002, (04) :20-23
[10]   21世纪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战略 [J].
邓可蕴 .
中国电力, 2000, (09)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