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举国体制”与我国体育体制和制度的创新

被引:18
作者
刘青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关键词
举国体制; 体育体制; 体育制度;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曾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我国加入WTO等,这种高度集中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体制和制度创新,构建新形势下的新型体育管理机制模式:加强市场作用,理顺各级组织间的关系;推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机制;改变单一专业竞技体制,建设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业余体育多元并存的训练比赛模式和运行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J].
郝勤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1) :7-11
[2]   如何看待我国体育发展战略中的"举国体制"问题 [J].
雷红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1) :16-18
[3]   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构想 [J].
治学 .
体育文史, 2000, (06) :7-9
[4]  
政府与市场[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胡鞍钢,王绍光编, 2000
[5]  
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本书编写组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