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拉美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1
作者
刘树强
李惠莉
殷幼平
机构
[1] 成都市植保植检站
[2]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4] 重庆
关键词
成都; 拉美斑潜蝇;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2.02.004
中图分类号
S433.9 [植物器官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拉美斑潜蝇 [Liriomyzahuidobrensis (Blanchard) ]在成都地区每年发生 9~ 11代 ,有明显的春秋两个发生高峰。其寄主植物有 15个科 4 0余种。主要危害豇豆、四季豆、黄瓜、丝瓜、辣 (甜 )椒等蔬菜以及雏菊、满天星、菊花等花卉。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拉美斑潜蝇发生危害的主要因素。成虫高峰期后 7d ,虫叶率 5 %~ 10 % ,虫情指数达到 5时为害虫防治适期。防治策略应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农业防治为核心 ,注意保护天敌 ,结合物理的化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1+114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拉美斑潜蝇生物生态学研究 [J].
张智英 ;
佘宇平 ;
王剑文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5) :55-57
[2]   南美斑潜蝇在四川的发生与防治 [J].
范京安 ;
彭炜 ;
王异 ;
肖连康 .
植物检疫, 1998, (06) :26-28
[3]   南美斑潜蝇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 [J].
王音 ;
雷仲仁 ;
问锦曾 .
植物保护, 1998, (05) :30-31
[4]   斑潜蝇对中国瓜菜作物的严重威胁与检疫对策 [J].
王春林 .
植物检疫, 1997, (S1)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