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合作与环境风险应对

被引:27
作者
石莹
何爱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带一路”战略; 经济全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资源能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能源产业具有环境污染特性,区域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和放大环境污染效应,蕴含较高的环境风险。这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的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诱发能源合作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能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因此借鉴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通过利益矛盾—行为方式—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中环境风险的发生机理,从完善区域对话协商机制、构建区域环境规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与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风险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改革, 2014, (03) :64-73
[3]   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 [J].
李子先 ;
孙文娟 ;
何伦志 .
开发研究, 2014, (01) :59-62
[4]   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 [J].
郭爱君 ;
毛锦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40-49
[5]   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J].
何爱平 .
经济学家, 2013, (05) :5-13
[6]   新疆与周边国家在石化工业领域合作的现状及走势 [J].
聂志强 ;
马凤云 ;
刘婧 .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 (19) :34-37
[7]   中国—中亚五国环境合作探析 [J].
陈英姿 .
环境保护, 2012, (12) :74-75
[8]   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 [J].
朱显平 ;
邹向阳 .
东北亚论坛, 2006, (05) :3-6
[9]  
灾害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郑功成,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