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退化草地恢复演替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赵艳云 [1 ]
胡相明 [1 ,2 ]
机构
[1] 山东省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山东省滨州学院城市与环境系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演替; 退化草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论述了黄土高原地区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研究现状及影响植被演替的因素。指出在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条件和人为干扰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应加强人为干扰对植被演替影响的研究。针对具体群落,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群落的演替过程和演替阶段,提出合理的植被恢复方案,同时要加强人工植被建设中物种组合和植物配置模式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J].
白文娟 ;
焦菊英 ;
张振国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2) :65-72
[2]   黄土丘陵区地形、土壤水分与草地的景观格局(英文) [J].
胡相明 ;
程积民 ;
万惠娥 ;
赵艳云 .
生态学报, 2006, (10) :3276-3285
[3]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被演替研究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上官周平 ;
樊军 ;
王丽梅 .
草业学报, 2006, (02) :85-92
[4]   草地退化的水分因素 [J].
魏永胜 ;
梁宗锁 ;
山仑 .
草业科学, 2004, (10) :13-18
[5]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调控研究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王静 ;
雍绍萍 .
草地学报, 2003, (04) :296-300
[6]   草地沙化过程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 [J].
赵丽娅 ;
李锋瑞 ;
王先之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45-1756
[7]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 [J].
郝蓉 ;
白中科 ;
赵景逵 ;
彭少麟 ;
宋艳暾 .
生态学报, 2003, (08) :1470-1476
[8]   半干旱区人工林草地土壤旱化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J].
郭忠升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40-1647
[9]   植被(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评述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生态学杂志, 2003, (04) :42-48
[10]   草原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演替情况的调查研究附视频 [J].
许志信 ;
李永强 ;
额尔德尼 ;
李华 .
内蒙古草业, 2002, (03)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