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李全胜
吴建军
严力蛟
王兆骞
机构
[1]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下垫面性状; 农林系统; 微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有利于提高农林系统的土壤温度,减轻冻害;春季桃园套种黑麦草可减缓土壤和近地气层的温度波动;新垦桔园套种有利于减少土壤流失,如黑麦草套种区平均土壤侵蚀量是自然裸露区的14.7%,并提高光能利用率0.82%~1.02%;成龄桔园合理套种不仅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而且使柑桔产量提高了46.88%。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桔园间作牧草的生态效益及其管理技术 [J].
吴建军,严力蛟,李全胜 .
农村生态环境, 1996, (02) :54-57
[2]   江南红色丘陵区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途径 [J].
张小林 .
中国水土保持, 1993, (09) :13-16+63
[3]   不同耕种方式对水土流失及产量的影响 [J].
刘立光 ;
吴伯志 .
耕作与栽培, 1993, (04) :12-14
[4]   免耕秸秆覆盖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J].
罗守德 ;
董竹蔚 ;
罗坤 .
山西农业科学, 1993, (01) :14-18
[5]   经济林间作牧草的效益研究 [J].
李绍密 ;
陈青 ;
裴大凤 ;
杨顺成 ;
张代恒 ;
赵运杰 ;
李德平 .
草业科学, 1992, (01) :23-25
[6]   低丘红壤区桔—草—乳牛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分析 [J].
吕军 ;
陈健民 .
土壤通报, 1991, (S1) :6-8
[7]   浙西红壤丘陵综合开发和水土保持 [J].
涛生 .
土壤通报, 1991, (S1) :19-21
[8]   林地土壤的降雨入渗规律 [J].
周国逸 ;
潘淮俦 .
水土保持学报, 1990, (02) :79-84
[9]  
果树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陈尚谟等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