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绩效: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被引:13
作者
纪国涛 [1 ,2 ]
金敏力 [1 ]
机构
[1]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绩效; 创新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国内外有关科技创新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绩效的过程—结果观,认为科技创新绩效并不仅仅表现为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静态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科技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综合推动的过程。科技创新绩效的形成机理在于其形成、增进和优化的不断演进的过程。通过对科技创新绩效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高科技创新绩效的选择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区域创新的复合效率及其增进模式研究 [J].
王焕祥 .
科研管理, 2006, (05) :17-22
[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 [J].
邵云飞 ;
谭劲松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6, (04) :1-11
[3]   我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 [J].
胡恩华 ;
刘洪 ;
张龙 .
科研管理, 2006, (04) :71-75+60
[4]   科技价值链及创新主体链接模式 [J].
黄钢 ;
徐玖平 ;
李颖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67-75
[5]   三重螺旋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J].
涂俊 ;
吴贵生 .
科研管理, 2006, (03) :75-80
[6]   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 [J].
王忠业 ;
秦立清 ;
侯锡林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4) :95-97
[8]   在国家创新系统内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J].
周寄中 ;
胡志坚 ;
周勇 .
管理科学学报, 2002, (03) :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