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以首都圈怀来县为例

被引:47
作者
陈浩
周金星
陆中臣
尤联元
卢金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荒漠化地区; 指标体系;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1.014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以怀来县为例,对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地区的安全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荒漠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和构建原则,并采用数量化原理与方法,对各指标进行了具体量级划分,采用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并提出了衡量生态安全程度的数量化指标生态安全系数及其计算方法。影响荒漠化地区生态安全程度的具体因素包括土壤、植被、水分和风力,根据指标因子主导性和可替代性原则,本研究提出替代性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植被盖度、降雨量和土壤粘粒含量为生态安全评价的具体指标,并对各个因子对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根据生态安全系数将怀来县空间的生态安全状况落实到土地利用单元地快,采用GIS平台得到了怀来县的生态安全评价图。本研究成果可直接为目前国家重点环北京防沙治沙应急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方法可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药的生态安全特性指标Q方程的研究 [J].
傅和玉 .
昆虫知识, 2001, (04) :295-299
[2]   关于建立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体系的初步探讨 [J].
吴豪 ;
许刚 ;
虞孝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2) :34-37
[3]   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技术研究 [J].
周金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112-116
[4]   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 [J].
杨爱民 ;
王礼先 ;
王玉杰 ;
汪西林 ;
周金星 .
生态学报, 2001, (04) :561-568
[5]   西北干旱区生态安全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监控思路初论 [J].
方创琳 .
中国沙漠, 2000, (03) :95-97
[6]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估研究进展和展望 [J].
刘星晨 ;
吴波 ;
王葆芳 .
林业科技管理, 1998, (02) :24-25+34
[7]   用聚类分析法进行毛乌素风蚀荒漠化强度分级──以乌审旗为例 [J].
刘朝霞,李钢铁,李玉灵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6, (01) :27-33
[8]   中国沙漠化程度判定与分区初步研究 [J].
董玉祥,陈克龙 .
中国沙漠, 1995, (02) :170-174
[9]   土地沙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J].
董玉祥 ;
刘毅华 .
干旱环境监测, 1992, (03) :179-182+192
[10]   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 [J].
朱震达 ;
刘恕 .
中国沙漠, 1984, (03)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