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机理的分析

被引:55
作者
葛岭梅
薛韩玲
徐精彩
邓军
张辛亥
机构
[1] 西安科技学院
[2] 西安科技学院  西安 博士生、讲师
[3]  西安 博士生导师、教授
[4]  西安 博士生、讲师
关键词
煤自燃; 活性结构; 氧化机理; 反应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530 [煤化学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煤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推断桥键中的次甲基醚键、α位碳原子带羟基和带支链亚甲基的次烷基键、与两个芳环相连的次甲基键,以及侧链中的甲氧基、醛基、α位碳原子带羟基的烷基为常温常压下发生煤氧复合的活性结构.其氧化活性以醛基侧链、次甲基醚键、α位带羟基的次烷基键、α位带亚甲基的次烷基键、甲氧基、α位带羟基的烷基侧链、与两个芳环相连的次甲基键的顺序排列.由于氧分子存在两个未饱和分子轨道,煤分子活性基团在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作用下,呈现部分未成对的电子云进入氧分子轨道产生化学吸附,进而有部分发生各步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根据每步反应的键能变化,采用加权平均法可推算出煤氧复合每产生 1mol CO,CO2和 H2O的热效应值.由于煤中七种活性结构的氧化性不同及不同种类煤中各种活性结构的数量不同,煤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同,煤自燃性也就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程序升温实验中用键能变化量估算煤的氧化放热强度 [J].
徐精彩 ;
张辛亥 ;
文虎 ;
邓军 .
火灾科学, 1999, (04) :61-65
[2]   煤炭低温吸氧过程及其热效应 [J].
程远平 ;
李增华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9, (04) :10-13
[3]   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与煤的自燃机制探讨 [J].
葛岭梅 .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88, (01) :91-96
[4]  
煤化学.[M].朱之培;高晋生 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  
物质结构.[M].潘道恺等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