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纯的六种口腔厌氧菌(产碱韦荣氏球菌Va、牙龈卟啉菌Pg、脆弱类杆菌Bf、核梭杆菌Fn、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a、黄褐色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o)内毒素与肠道需氧菌(明尼苏达沙门氏菌Sm)内毒素均具有内毒素的基本组成成分(氨基糖、中性糖、脂肪酸和磷等),能表达典型的内毒素活性(双相发热反应、鲎试剂凝集活性和局部Shwartzman反应等)。但另一方面在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上又有显著差异,如直接法未测到KDO,庚糖含量较低,测到甲基化和分枝脂肪酸。局部Shwartzman反应顺序为:sm>Fn>Aa>Va>Bf>Pg>Co,细胞毒顺序为:Fn>Aa>Bf>Co>Pg>Va>Sm。提示口腔厌氧菌内毒素的化学特性可能与它们生物活性和致病潜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