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防治效果的参数比较

被引:7
作者
张莲芬
谭成
蔡刚明
张荣军
陶永辉
胡名扬
梁高林
俞惠新
蒋孟军
王博诚
金坚
机构
[1] 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2] 核医学国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小梁面积; 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评价防治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药物疗效的各项指标。方法 采用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大鼠模型 ,分别灌喂阿仑膦酸钠和埃本膦酸钠 ,持续处理 6个月。以骨密度、骨生化标志物、骨矿含量、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参数为指标 ,评价它们的价值。结果 两组大鼠模型用药后 ,各部位的骨密度明显升高。评价药物疗效时 ,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的是全身骨密度和骨小梁面积。用药大鼠的股骨最大弯曲载荷、骨挠度、股骨干重、灰重、骨钙含量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血清骨钙素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与对照组相比基本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骨密度是评价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的最佳指标 ,骨切片计算骨小梁面积也是评价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骨质疏松的定量和影像学诊断 [J].
马寄晓 .
实用老年医学, 1997, (01) :13-14
[2]  
骨质疏松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忠厚主编, 1998
[3]  
Osteoporosis: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primary care 〔J〕. Taxel P. Geriatric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