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成因、性质与对策研究——基于农民组织化的重新审视

被引:9
作者
吴靖 [1 ]
罗海平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三农; 产业化; 组织化; 公司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中国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从成因讲有: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制度制约、土地产权关系的不清晰和扭曲以及农村行政制度安排和职能设计的缺损等原因,而更根本在于长期以来认识和实践上对"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农村社会根本矛盾的偏离。为此,需要依靠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来实现农民的"联合",增强农民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实现以"大生产"应对"大市场"的思路转变。这就必然要求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意义、性质和功能上的进一步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办好农民专业协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J].
彭军 .
调研世界, 1999, (04) :11-13
[2]   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J].
洪名勇 .
经济学家, 1998, (01) :28-33
[3]  
农业宏观调控论[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赵昌文著, 1996
[4]  
新发展经济学[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张培刚主编, 1992
[5]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