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与公共性二元视野下的“三社联动”模式及其完善——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1
作者
郎晓波
机构
[1] 杭州行政学院
关键词
三社联动; 社区治理; 结构性; 公共性; 杭州; 社区; 社会组织; 社区工作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结构性与公共性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双重困境,由此形成社会治理理论中"社会管理派"和"社会重建派"的二元分野。如何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和基于公民能动的社会自治两者之间的互动衔接也成为社会治理实践的基本内容。社区作为政府纵向科层制管理结构和社会横向开放系统的交点,是社会治理中结构性和公共性张力产生的主要场域,因此,构建有序、自治的社区是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和方式。2013年,杭州市提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三社联动的建设模式,通过"三社联动"架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匹配机制,并以"三社联动"激活公共领域的协商互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启迪。
引用
收藏
页码:478 / 4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以积极公民权为核心的社会建设 [J].
王小章 .
浙江学刊, 2013, (04) :176-187
[3]   社会建设:传统经验面临挑战 [J].
张静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4) :63-67
[4]   社会建设与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J].
李培林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 15 (06) :5-9
[5]   又一个三十年? 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J].
沈原 .
社会, 2008, (03) :15-23
[6]  
2008全球化选择:释放市场,还是保护社会?[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 (038)
[7]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 2011
[8]  
从群众到公民[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德) 海贝勒, 2009
[9]  
The Decline of the Social[J] . Alain Touraine. Comparative Sociology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