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

被引:45
作者
周健
陈勉
金衍
张广清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裂缝储层; 水力压裂; 裂缝形态; 裂缝扩展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与多裂缝干扰后影响水力裂缝走向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压力曲线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和逼近角是决定水力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高水平应力差和高逼近角有利于水力裂缝穿过多裂缝,水平主应力差越大,水力裂缝形态越平直;天然裂缝带发育程度和天然裂缝面摩擦系数也是影响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天然多裂缝越发育,越易造成压裂液大量滤失进而产生多水力裂缝,摩擦系数越小,水力裂缝越易沿天然裂缝转向;天然多裂缝带的存在,会造成水力裂缝形态的非对称性;水力裂缝的扩展具有非稳态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59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研究 [J].
周健 ;
陈勉 ;
金衍 ;
张广清 .
石油学报, 2007, (05) :109-113
[2]   水力压裂中多裂缝间相互干扰力学分析 [J].
杨丽娜 ;
陈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43-45+6
[3]   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与分析 [J].
陈勉 ;
庞飞 ;
金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S1) :868-872
[4]   水力压裂模拟实验中的相似准则 [J].
柳贡慧 ;
庞飞 ;
陈治喜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45-48+6
[5]  
Influence of geologicdiscontinuities on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Warpinskin R,Teufel L W. 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