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体系与实证研究

被引:14
作者
夏娇阳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教学部
关键词
速度滑冰; 优秀运动员; 竞技能力; 训练; 理论体系;
D O I
10.16469/j.css.2008.03.003
中图分类号
G862.1 [速度滑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实验和数理分析等方法对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各因素关系特征进行分析,构建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的训练理论体系,并探讨优秀运动员训练中具有的共同特征和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制胜规律。研究认为,优秀运动员专项训练中主要存在3种组合模式:专项速度+有氧耐力、专项速度+速度耐力、专项速度+力量,我国优秀运动员采用第一种模式组合的较多。各国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训练计划安排上通常有3种主要模式:调整型、逐渐加量型、强度维持型。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和创造最好成绩比赛前的热身赛日期为7~20天。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叶伟.北京体育大学.2005, 03
[2]   论运动技术和技术训练——我国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陈小平 .
体育科研, 2006, (05) :35-45
[3]   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研究 [J].
李红梅 ;
于传伟 .
安徽体育科技, 2005, (03) :30-32
[4]   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 [J].
陈小平 .
体育科学, 2004, (11) :45-50
[5]   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 [J].
李庆 ;
李景丽 ;
顾扬 ;
宋书国 .
体育科学, 2004, (06) :52-55
[6]   速滑运动史上新的里程碑——速滑冰刀(ClapSkate)革新后的思考 [J].
杨树人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1) :1-3
[8]   竞技能力新论 [J].
郑念军 ;
刘新民 ;
刘兴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1) :51-53
[9]  
论系统的协调.[J].钱兆华.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 01
[10]   速滑冰刀革新后对速滑成绩与技术的影响 [J].
蒙猛 ;
颜彤丹 ;
杨树人 .
冰雪运动, 1999, (02) :18-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