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区下导水裂隙发育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邵小平
尉迟小骞
杨文化
李鑫杰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育部西部矿山开采及灾害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积水区; 竖向裂隙; 导水性; 隔水煤柱;
D O I
10.13301/j.cnki.ct.2015.03.034
中图分类号
TD163.1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陕北焦家沟煤矿积水区下裂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竖向裂隙与上部积水区的沟通存在3种情况:1开切眼处沿垮落角方向与5#煤层房柱式采空区沟通,裂隙导水性强,但远离工作面;2推过隔水煤柱前周期来压过程中有竖向裂隙与5#煤层房柱式采空区沟通,采空区积水量大,但裂隙导水性弱;3推过隔水煤柱后周期来压过程中有竖向裂隙与5#煤层长壁采空区沟通,裂隙导水性强,但采空区积水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超化煤矿矿井突水特征及防治对策 [J].
袁智 ;
郭德勇 ;
宋建成 .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01) :29-32
[2]   临界安全距离老空积水区下的采煤实践 [J].
李思标 ;
刘忠波 ;
朱应泉 ;
李光辉 ;
李志强 .
煤炭工程, 2005, (03) :36-38
[3]   采动岩体裂隙分形相关规律的实验研究 [J].
张永波 ;
靳钟铭 ;
刘秀英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0) :3426-3429
[4]   数量化理论在矿井突(涌)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J].
张许良 ;
张子戌 ;
彭苏萍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3) :42-45
[5]   积水区下煤层的安全回采 [J].
简兴仁 .
煤矿安全, 2003, (04)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