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用地分等理论的耕地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彪 [1 ]
刁承泰 [1 ,2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耕地生产潜力; 实现的生产潜力; 生产潜力评价; AHP; 江津区;
D O I
10.13427/j.cnki.njyi.2012.04.022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科学与合理的耕地生产潜力研究,能够为粮食增产规划及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基础信息。在农用地分等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耕地生产潜力的内涵,并将其划分为3个层次。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及AHP法估算了江津区各镇街耕地3个层次生产潜力,并预测了将来能够实现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江津区耕地3个层次生产潜力及总实现生产潜力分布有明显区域差异,理论生产潜力主要分布在南部中山及北部低山地区,可实现生产潜力主要分布于中部长江沿岸,现实生产潜力主要分布在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耕地的3个层次的生产潜力中,可实现生产潜力所占比重高达73.5%。研究认为,应根据各层次生产潜力分布的特点及原因采用相应的增产措施,同时特别重视可实现生产潜力的实现;根据耕地总实现生产潜力的评价结果来划定粮食增产的重点镇街,加大投资改造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潜力及实现机制分析 [J].
魏剑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4) :168-174
[2]   基于分等成果的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 [J].
吴克宁 ;
程先军 ;
黄勤 ;
赵华甫 ;
汤怀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51-56
[3]   耕地分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J].
杨建波 ;
王朝晖 ;
邱士可 ;
王莉 ;
杨建锋 ;
田燕 ;
宋艳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4) :306-311
[4]  
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S]. 2003
[5]   加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思考 [J].
周健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01) :40-44
[6]   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 [J].
谢俊奇 ;
蔡玉梅 ;
郑振源 ;
林培 .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4) :31-37
[7]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资源科学, 2004, (05) :38-45
[8]   土地质量、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J].
李天杰 ;
郧文聚 ;
赵烨 ;
程锋 ;
陈桂珅 ;
杨玲 ;
李文利 .
资源·产业, 2006, (01) :19-23
[9]   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J].
张凤荣 ;
张晋科 ;
张迪 ;
吴初国 ;
徐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2) :8-14
[10]   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J].
李翠珍 ;
孔祥斌 ;
秦静 ;
李建春 ;
马嵩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