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定量检测判断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情况的临床研究

被引:2
作者
葛长江
邱杰夫
骆勇
刘永明
朱立勋
机构
[1]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D-二聚体; 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判定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时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5例,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8例,脑梗塞(CI)30例,非血栓性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Microfarad-ualbumin金标法动态检测患者静脉血中的D-二聚体含量。结果UAP组(0.74±0.32)mg/L、AMI组急性期(1.81±0.62)mg/L与SAP组(0.31±0.13)mg/L及对照组(0.26±0.12)mg/L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PΔ<0.01、P**、PΔΔ<0.001),S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IA组(0.99±0.41)mg/L,CI组急性期(0~6天)1.02±0.51mg/L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1)。亚急性期(7~20天)AMI组(1.45±0.72mg/L)、CI组(2.20±0.71mg/L)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期比较呈进行性增高。AMI组(0.32±0.12mg/L)、CI组(0.32±0.13mg/L)恢复期(1月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定量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准确判断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发病情况并为治疗该类疾病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7 / 137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J].
徐旭日 ;
李卫 ;
沈红卫 ;
孔庆兰 ;
毕春霞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 (02) :35-36
[2]   D-二聚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J].
迟东升 .
心血管病学进展, 1998, (01) :22-24
[3]   D二聚体测定的生理基础和临床意义 [J].
包承鑫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1995, (03) :122-122
[4]  
Plasma crosslinked fi-brin polymers:Quantitation based on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conversionto D-di mer and measurement in normals and pa-tients with acute thrombotic disorders .2 Kornberg A,Carles WF,Victor J M,et al. Blood . 1992